首页 > 未命名 > 经济管理学院孙晓华教授论文在《经济研究》发表
2024
11-05

经济管理学院孙晓华教授论文在《经济研究》发表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晓华教授作为第一作者与唐卓伟、马雪娇、孙瑞合作的论文《知识产权制度渐进式改革之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演进》在《经济研究》2024年第9期发表。

《经济研究》创办于1955年,是综合性经济理论类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20.579,综合影响因子为14.908,被公认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经济学领域的顶级期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是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起步较晚,但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实践之中,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为加快融入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打破技术“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我国开始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战略要求,实现由增加创新数量向追求创新质量的阶段跨越,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不断调整深化。从“探索”到“深化”的渐进式改革举措,体现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域的“中国之治”。为探究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律,本文试图回答三个核心问题:第一,知识产权渐进式改革的制度逻辑是什么,不同阶段政府与市场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第二,知识产权制度渐进式改革对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和追随企业的模仿行为,存在差异化影响吗?第三,渐进式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创新效应,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本文以渐进式改革的制度逻辑为基础,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分为起步阶段与成熟阶段,构建领先企业创新和追随企业模仿的动态博弈模型,从理论上探究不同阶段的改革措施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机制,通过比较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演进产生的创新效应,挖掘知识产权渐进式改革的合理性。实证方面,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与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微观层面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起步阶段的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有效促进了创新数量增长,成熟阶段的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则显著推动了创新质量提升;机制检验显示,创新数量增长主要来源于政府主导的数量导向型财政激励,制度成本下降的作用相对有限,创新质量改善则依靠市场化金融激励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环境分析表明,市场化程度与对外开放程度影响着改革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对洞悉创新体制改革的“中国之治”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为新发展阶段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拓宽了政策思路。


作者简介

孙晓华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兴辽人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大连市高端人才,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主任,辽宁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科负责人,辽宁省重点新型智库“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和辽宁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的负责人,首席专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产业融合专委会委员,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辽宁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多项。

唐卓伟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南开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国内权威期刊。

马雪娇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经济统计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各类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统计研究》、《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撰写咨政建议10余项,多项获得省级领导批示。

孙瑞